三月的春风是彩色的,承载了无限生机,澄城县赵庄镇义城庄村的五一水库旁,阳光尽情洒在库面,尤显波光粼粼,风儿淡淡掠过,掀起阵阵碧波,两岸树木枝头已浅浅长出新芽,鸟雀站立其上放声歌唱。作为城区供水的主水源地,每天约有1.2万立方米的水通过沟干渠道流往澄北水厂,经处理后送往千家万户,为城区14万人送去汩汩幸福水。
库区中央,一艘皮划艇荡舟其上,澄城县供水公司安装维修科负责人王建宏与马从骞细细打捞着库面漂浮的树枝。库边,澄北水厂的职工对周边杂物、杂草进行清理,同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五一水库演现。
澄城县地处渭北旱塬,十年九旱是澄城县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自古以来,干旱是制约该县经济发展的最大阻力,农业生产更是长期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位于城西的村民尚可通过西河引渠进行灌溉,而县城以北村民用水却纯靠天意,吃水、灌溉只能寄希望于天水,拥有一处稳定水源成为村民的心头期盼。
在多方研究协调下,1958年5月1日,水库开始动工,得名“五一水库”,全县17个公社齐上阵,充分发扬起中华儿女艰苦奋斗、自立更生的优秀品质,不分昼夜,劈山开渠,誓在荒沟开绿洲。
“当时我们干的时候不像现在还有挖掘机、推土机啥的,都是纯靠人干,年轻一点的用铁锨在前面挖,年龄稍微大点的拿着拉拉车把土往出运,一干就是满满一天,吃饭都在工地吃,晚上回去的时候手上磨得全都是血泡,随便拿针一挑,第二天继续干,回来继续挑,现在想起来那个时候所有人身上都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根本就感觉不到累。”现年84岁,曾参与过水库建设的东马店村民李建国至今回忆起建设过程仍是感慨万千。
“人海战术”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一年时间不到,水库于1959年元月建成,库容量约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5000亩,困扰周边乡村村民的灌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有水的地方才有好风景,如何守护好这一片风景,则是新时代供水人需要持之以恒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澄城县供水公司致力于满足于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着力于在水质安全方面下狠功夫,水厂值班人员每日前往五一水库对库面漂浮物、库区杂草进行清理,定期组织公司及水厂水质检测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拓展公司水质检测自检项目,加大水质检测频次,完善水厂内部基础设施建设,更换辖区老旧供水管网,户表改造工作也在有序推进,澄南水厂供水工程建设也步入尾声,标志着城区双供水系统、双水源的供水格局即将实现,从最初的供上水步入了如今的供好水。
“五一水库是全澄城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晶,为群众供上放心稳定水是我们必须要尽到的责任与义务。”澄城县供水公司总经理王小利说。
时过境迁,岁月如梭,历史带走了澄城县祖祖辈辈缺水少水的悲苦与无奈,带来了瓜果丰收脱贫致富的期盼与希望。现今的五一水库依旧在为城区居民饮水付出着,澄城县供水公司也在用心呵护着这座承载着人们希望与梦想的水库。